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茶文化 > 茶讯

四川北川:探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非遗”文化服务新体系

时间:2020-12-24 10:43:07 来源: 光明网 作者:王关伦

  连日来,羌族民歌非遗传承人王安莲带着北川民族艺术团的队友们,冒着严冬,深入各乡镇、村社、学校等地,广泛开展禹羌文化传承“五进”活动,受到了当地群众普遍欢迎。

  作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拥有非遗项目101项、国家级传统村落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5个。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中,北川始终聚焦文旅发展引领区建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又推动了地方文旅融合加速发展。

完善保护机制,让非遗根基“强”起来

  建立政策机制“护航”。近年来,北川把非遗文化的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开发利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利用自治县立法权,高标准编制出台了《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北川羌族自治县文物保护暂行办法》《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申报评定管理办法》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评定管理办法》等政策,推进非遗与乡村振兴、产业布局、城镇建设、生态环保等规划衔接,引领非遗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科学化发展轨道。

  完善资金机制“固本”。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每年落实文化发展资金1000余万元,推动建成非遗传习所、非遗项目保护中心等场所40余个,修缮提升碉楼、祭祀塔等标志性建筑100余个。每年落实各级经费600余万元,保护传承和开发羌绣、草编、水磨漆等非遗产品。通过挖掘整理非遗资源,出版非遗文化专集,制作非遗歌碟,创编非遗节目,打造舞蹈情景剧等。

  强化人才机制“聚能”。加强保护和传承人才队伍培养培训,选配乡镇非遗专干23名,培养非遗文化志愿者500余名,每年开展非遗文化培训近20000人次。选派20批次近100名非遗传承人、文化企业骨干赴清华、北大、川大等知名高校参加非遗专题培训,与国内羌族聚居区、其它少数民族聚居区互动交流学习,提升非遗技艺传承能力。

拓展传承路径,让非遗文化“留”下来

  传承“沉下去”。创新开展非遗“五进”活动,常态化开展禹的传说、羌笛、口弦等30余种遗产进机关、进学校、进乡镇、进村寨、进景区展示展演,“羌族草编进校园”“羌族萨朗进校园”两项成果入选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选派20余支非遗文艺队伍常驻景区、旅游村寨,每天展演羌歌羌舞等传习活动,形成非遗文化有人组织、有人管理、有人培训、有人传承的良好格局。

  品牌“树起来”。深挖禹羌文化资源,倾力打造“大禹祭祀”“羌历新年”“沙朗节”三大非遗文化节庆品牌。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寻根大禹故里、传承中华文明”——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暨大禹祭祀典礼活动”,大禹文化国内外影响力显著提升。“羌年”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北川对外宣传展示禹羌文化的重要节庆活动,极富羌民族特色的羌民俗文化巡演和沙朗篝火晚会,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参与体验并有效带动了北川旅游产业的发展。2020年“幸福羌年五彩北川”羌历新年系列文化旅游活动,仅3天时间,北川共接待游客41万余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4.8亿元、土特产销售1.3亿元,创下了新的历史记录。

  推广“送到家”。针对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特点,北川依托广播电视网络、数字文化云平台等载体,开发羌歌羌舞、风从羌山来、民族民俗等9个板块,将羌族歌舞、羌绣羌茶羌漆技艺、大型非遗活动等20余项非遗文化项目上传送进4万余户农户,受众达15万余人,实现“村村享、户户通、人人用”,该项经验在2017年全国数字文化馆试点工作督查会上做交流推广。

  抱团“走出去”。组织县内民间文化团体和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国际非遗节、米兰国际工艺礼品展、欧洲国家沙雕节、第119届广交会等国际国内文化艺术展演、才艺比赛等非遗节庆会展活动,推动禹羌文化走出去。初步统计,仅2019年,北川文化企业走出国门14批次,走出省、市45批次。羌族草编非遗传承人黄强入选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今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羌绣《飞天吹箫仙女》《富贵祯祥》送展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峰会,实现推开国门、走向世界。

优化发展模式,让非遗产品“活”起来

  打造“非遗+”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挖掘禹羌元素,突出品牌导向,推动“禹羌部落”“北川羌绣”等10余项非遗项目商标注册,苔子茶、花魔芋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羌绣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汇德轩等两家企业被命名为“十三五”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

  活跃“非遗+”市场。免费为非遗文化企业提供生产性传承保护场所,羌族水磨漆、古羌酒、北川腊肉等16家企业进驻生产性保护展示场所和示范基地。巩固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成果,围绕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建成非遗文化景区景点20余个,研发文创旅游商品3000余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非遗+”业态。深化“互联网+非遗产品销售”,依托余杭电商“蓝海”高地和“个十百千万”电商工程,通过电商、村淘、展销会、店铺等平台,大力推动羌绣、水磨漆等100余种非遗产品、1000余种文创文博产品搭上网络快车,让非遗产品走出羌山、畅销国内外,助力群众增收创收。(王关伦)[责编:袁晴]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