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茶文化 > 茶讯

白毛猴茶的历史文化

时间:2019-12-24 10:10:14 来源: 茶 世界茶文化 作者:熊海唯

白毛猴的历史

  白毛猴的历史

  一个鲜为人知的乌龙茶系列产品“白毛猴”,以其既保健又能治病的特殊功效,曾于清光绪年间,远销台湾、日本、东南亚,风靡欧美等国家。原来,正宗“白毛猴”药茶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金谷镇金山村石竹岩。最早开发这一茶树品种的就是金山村“长福厝”的谢驾、谢冰两兄弟。

  最近,笔者在安溪县金谷镇金山村金谷供电所旁边的茶园里,发现一块墓碑,碑呈半月形,完好无缺,上书“清诰授奉政大夫赏戴花翎心妙谢公墓”楷书二行字。经调查,墓主谢冰的后裔向笔者提供了墓志铭和金谷谢氏族谱。

  据谢氏族谱记载:墓主谢冰,系金谷谢氏第十六世祖,字心妙,滨轩公次子。清委办台南税厘洋药局务。因山东赈灾,清光绪诰授奉政大夫,赏戴花翎,候选广州知府、五品衔,赐匾“选魁”、“大夫第”。其母周氏诰封恭人,其妻叶氏诰封宜人。

  谢冰乃金谷乡一个普通茶农,在台湾经商为何能致家财万贯?谢冰的曾孙向我们口述了族谱中记载谢冰首创安溪石竹岩药茶“白毛猴”的故事。

  金谷谢氏十五世祖滨轩公讳崇土娶周氏枣娘为妻,并育有三子。崇土早逝,家乡日子难度。周氏只好带3个儿子到厦门谋生:周氏为人浆洗衣服帐被;长子谢驾入富户当奴仆;次子谢冰入茶行叶先生家当杂役;三子谢奇年幼,为人割草喂马。谢冰不但聪敏好学,而且做工勤谨,深受叶先生的赏识。他在叶家(南安人)学会了茶叶品评与包装、保管等知识后,又掌握了茶叶销售的各种门径。随着年龄渐大,他想:“安溪原是乌龙茶的故乡,所产铁观音名茶闻名遐迩,此一商机被主人及时抓住了,借此发了大财,而我们安溪人却身居宝山不识宝,甘愿世代受穷,跑到厦门当奴才。这不是太傻了?”于是经过与母亲、兄弟一番商议,他毅然辞职回乡,与大哥谢驾雇工在石竹岩开垦茶园。再由谢冰贩运茶叶到台南销售,积累资本。

  几年后,石竹岩茶树茁壮,植株为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叶形椭圆,叶背表石有一层白色茸毛,故取名“白毛猴”。石竹山海拔高达700多米,其土质俱是碎石与砂壤,岩下山泉汩汩,茶根汲取富硒土壤及多元素物质,所种出来的茶叶具有特殊韵味,加上严格的制作工艺,其品质别具一格。初产每年100余担,运往台南后,外商抢购,连茶末也销售一空。

  此后,他们一方面扩种茶树,另一方面对“白毛猴”独特茶性进行深加工。通过发酵窨制,成为一种既保健又能治病的特殊药茶。此类药茶在台南、日本、东南亚至欧美,客商美其名为“安溪药茶”。后来,谢冰台南茶庄资产达数百万。他先后3次往安溪运回53担白银,第一、二次各“十八担白银过东岭”,最后一次17担。由家乡的堂亲到龙门岭迎接保护到家。挑夫36个,每两人轮挑一担,所踏过的青草立即发黄,可见白银之沉。

  光绪四年八月,山东大旱,蝗虫遮天蔽日,庄稼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清廷无力赈灾,只好出皇榜诏告天下赈灾,并封官许愿。其时,谢冰到日本卖茶回国,得知山东大荒,遂停船烟台,揭了皇榜,回台南后禀告母亲。周氏枣娘十分同情穷苦人,即令三兄弟从台湾运载18船的大米、布匹、药材到山东放赈。同时出告示,承诺资助弁平县全县红白喜事三天三夜。此番义举不但救活了全县许多生命,而且成就了许多穷苦百姓的好事。为感其恩德,山东弁平县百姓建下“谢公祠”,以作永久性的纪念。光绪四年菊月,谢冰受命晋京,三兄弟及其父母俱加封赏,妻儿也得到诰封。

  文/祁地 熊猫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