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类从绿茶发展到七大茶系
茶叶种类七大茶系
绿茶
最早诞生的茶叶是绿茶,制作绿茶的基本工序是杀青、揉捻和干燥,如果其中某道工序出现偏差,例如杀青时间过长,或者杀青后未及时摊凉、揉捻,或者揉捻后未及时烘干或炒干,那么制作出来的茶叶色泽就会变黄,最初的黄茶可能就是因后未及时烘干或炒干,那么制作出来的茶叶色泽就会变黄,最初的黄茶可能就是因此而创制的。黄茶是继绿茶之后出现较早的一个茶类,例如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甚众。……寿州有霍山之黄芽。”前蜀•毛文锡《茶谱》记载:“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茶……皆散茶之最上也,雅州百丈、名山二者尤佳。”
黑茶
黑茶的出现与黄茶颇为相似,如果在杀青时叶量多、火温低,或者绿毛茶堆积后发酵,叶色就会变成近似黑色的深褐色,这就是黑茶最早的由来。黑茶大约创制于明代,《明史•茶法》:“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乌茶即黑茶。《明会典》:“穆宗朱载庆五年……收买真细好茶,毋分黑黄正附,一例蒸晒,每篦重不过七斤。”
白茶
“白茶”的称呼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文中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不过那时所说的“白茶”指的是用白叶茶树的芽叶制作而成的茶,与后来的“白茶”概念并不相同。现代的白茶,从其只经过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的制作方法来看,大约创制于明代中后期或清代初期。最早的白茶是白毫银针,后来又发展出了白牡丹、贡眉等品目,现代又出现了新工艺白茶。
红茶
红茶是仅次于绿茶的第二大茶类,《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这里所说的“江西乌”,就是红茶中的正山小种。到了清代晚期,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工夫红茶,当今最为知名的祁门红茶即创制于光绪元年(1875年)。
乌龙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创制于清初或更早的时期。清代陆廷灿在《续茶经》中引述王草堂的《茶说》:“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这讲的就是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的制法。
花茶
花茶是主要以绿茶为原料,用鲜花窨制而成的一类再加工茶。最早的花茶是茉莉花茶,在南宋时就已经出现。南宋施岳《步月•茉莉》的注解中有这样的话:“茉莉岭表所产……此花四月开,直至桂花时尚有玩芳味,古人用此花焙茶。”到了明代,用来制作花茶的花品已经很丰富,如《茶谱》中记载:“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惠、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